Subscribe

RSS Feed (xml)

Powered By

Powered by Blogger

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

初級投資者避免購買單一股票,專業基金經理也打敗不到大盤

 筆者今天發佈環球股票ETF、債券ETF及單一個股的比較,跟據漫步華爾街作者波頓·麥基爾 (Burton Malkiel)以安隆假數事件為例,令一位秘書的退休金化為烏有的真實個案,他建議大部份投資者以指數化的環球股票ETF及債ETF作為退休的投資核心組合,並減少購買單一個股。


而筆者亦有一個類似的情況與大家分享,但筆者比較幸運,這股票並不是化為烏有,而是比買入價下跌了差不多五成的阿里巴巴(BABA),筆者當時買入的原因是預期未來阿里雲及數字服務會有高速增長,而且股價合理,但其後股價不似預期,隨著監管機構對其展開「二選一」反壟斷調查、佔3成股權的螞蟻集團上市觸礁、市監局公布對阿里以巨額罰款、加上因新冠肺炎,中國實施長達近三年的封閉政策,導致各行各業收縮,而對外又受到被美國列入退市風險名單、美國加息收水來壓抑通脹,種種不利既因素導致阿里巴巴由高位(2020年10月23日 US309 下跌2022年10月25日的 US63.2,差不多下跌了4倍) 如果在高位買入的投資者,至今都還未返到家鄉。


雖然筆者於2021年12月2日,以US124.5買入1股BABA,以換取1股QCOM的微牛迎新禮物,最後以157.68美元於2022年1月28日沽出QCOM,雖然這股BABA是零成本,但當時滿有自信的我是估計BABA的股價應該跌夠,而且估值合理,預測應該會出現番新浪,同時預計未來會是以阿里雲及數字服務來維持高增長,無奈地股價越跌越有,但出於種種不明朗的因素,散戶及財演都對BABA唱淡,導致我對阿里的未來信心動搖,而不夠膽响低位加注,現在因中國大陸開放、反壟斷調查亦完結,BABA的股價回升,今天BABA的股價仍比起我的買入價下跌了5%,總算執身彩!


如果ALL-IN買入單一股票例如阿里的話,你還會瞓得好嗎? 原來根據書本中只買入2隻指數ETF(VT+BND) 都可以有利潤,雖然唔多,但可以安心一點,也不需要學一些技術分析及基本分析,只需要分時間定額買入,就可以享受人生及努力工作。


以下擷圖於2022年10月29日 08:26,可以睇到BABA下跌了接近5成,而VT則下跌了4.81%、BND則下跌了6.33%,主要原因是利息上升,導致債價下跌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以下擷圖於2023年1月28日 07:34,可以睇到每月有紀律地以平均成本法買入指數ETF (VT及BND),令到淨資產有所提升,另外VT及BND有個別的升幅令到淨資產再有提升,而BABA的跌幅要等大約一年一個月由5成收窄5%,未來BABA的短期股價是點樣,應該只有上帝先會知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一般散戶有咁差的分析能力都是很正常,但基金經理的成績又點呢?

2021年7月21日該基金經理推介了藥明生物同時可以長線持有


2021年11月16日該基金經理依然堅守藥明生物的基本面同時可以長線持有

到了2022年11月22日,該基金經理已經全部沽清藥明生物,原來所謂既長線投資只是一到二年,如果散戶跟住上車,但唔識落車的話,真是血本無歸,依個真係一個慘痛的教訓。因此漫步華爾街作者波頓·麥基爾 (Burton Malkiel) 也呼籲散戶不要盡信坊間或聘請的基金經理,因為他們只會對你的手續費有興趣,亦不要輕信免費訊息後立即購入股票,一定要做功課。


Youtube 裡的留言還很精彩



另外,該兩位基金經理還出書,這本書被網友稱為死亡筆記,有興趣既朋友可以到圖書館或書館睇睇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